黄莉:办一所审美的学校 中国万物地图·兰州
2021年08月10日
浏览量:564
2021年6月,万物启蒙与城关区教育局联手,在甘肃兰州城关区举办“大河丝路—中国万物地图计划大地风物城关区儿童课程艺术展”。此次艺术展基于鲜活多元的万物课程,在城关区举行“交响丝路品牌课程群”活动。让儿童站在城市的中央,这是此次活动主旨,更是对未来的期望,也充分体现了城关区教育理念“跨学科、无边界、通未来”。
一般概念上,“课程”和“艺术展”,这跨度似乎有点大,其实不然。我们一直说教育是门艺术,随着工业时代应运而生的学校教育,留给我们的烙印太深了。学校是工厂,老师是工匠,孩子是机器,同质化禁锢了我们的观念、意识、思维,学校基本上成了僵化的代名词。孔子所倡导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早已不见了踪影。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断在敲响警钟,教育也开始走向拐点,但学校要突破同质和平庸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钱锋老师,遇到了万物启蒙课程研究院。从我们家的风物入手,立足于家乡的大地,生活化身边的风物,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脉。随着课程的推进,我们发现万物启蒙课程,与其说是在研究物象,不如说是研究回归儿童、发现儿童的过程。当回到中国文化根脉,我们才明白,儿童和这些鲜活的、蓬勃的、有生命力的物象之间,天然就有一种联系。他们很自然的想去触摸、想去研究、想去表达。不断变换的学习场域,模糊边界的学科融合,趣味横生的意境,儿童学的不易乐乎,万物启蒙倡导的学习方式天然就是愉悦的、快乐的、自由的,符合儿童天性,是脱离“匠气”和脱离“机械”的。万物启蒙教育就是教育艺术化的过程。用艺术的方式呈现课堂是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自然表达。这是一种觉醒,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很少有什么活动能在这样的一个物理空间里,发出这么多儿童的声音。这次展览与其说是艺术展,不如说展示的是儿童的创作、表达以及感知,还有儿童的意愿和成长与现实发生的碰撞。儿童不是一张被等待书写的白纸,也不是成人的过渡状态,他们是具体而丰富的,他们对情感的需求远比大人世界给予的多得多。我们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不断满足他们精神发育的需求。俯下身子,细细地看,零星的小纸头上一笔一画都是他们的脆弱和稚嫩;仰起头,静静地品,丝丝缕缕泼墨挥毫中追寻他们的天马行空。而这俯仰之间,就是教育人能给孩子成长的时空,能给孩子的宽度和厚度。在我们以动辄上百人宏大展示为主体的今天,孩子是多么需要被看见。展览中只要有孩子表达的,我们就容易发现孩子的表达没有哪一个是一模一样的,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成人与他们的不同。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儿童天然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表达媒介跟当代艺术“每个人都能表达、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表达”的主张不谋而合。儿童的表达方式天然就是浪漫的、自然而然的:涂、抹、画、写、捏......儿童用的材料天然就是朴素的、随手可取的:纸片、石头、包装盒、快递袋.......儿童表达的内容天然就是自由的、有生命力的:看到的、听到的、感知到的、想象出来的....... 他们在用一种更纯粹,更静默,更自然的方式,彰显他们自己的不同。看了这场课程艺术展,能感受到来自作品本身的思考力。万物启蒙课程本身就具有这样跨时空、跨领域、跨情境的思辨力。教育人开始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思考教育。我们也更加意识到,作为自然之子的儿童必须回到精神的发源地,回到故乡这样一个天然的系统里去得到滋养。虽然时代主题会发生变化,但人性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核心的育人价值观不会改变。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都是来自于宇宙自然的真理。这些既至高无上又微妙至深的大道,都渗透在微乎其微的自然细节里。只有让儿童返回生命的本源,打通自然与生命的链接,领悟自然之道内化于万物万象的真谛,才能放大人性的光辉。 这场展览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地区,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完全一致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维,遵从个性化和独立的时代,所有人将会呈现出更多的差异化。能够把这万千差异达成共识的,只有美能完成。学校在寻找教育突破口时,美育不失为一种最佳路径。教育人可以用审美的原则去改造我们自己教育内容与形式。万物启蒙课程本身就是审美化的过程。儿童在连接故乡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视觉、听觉、动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富有个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统整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模式。这是脱离“机械”和“匠气”的,不正是学校转型的方向吗?我们必须要从审美的高度去设计和改造校园,让孩子看到的东西成为他生命高级成长的文化基因。胜于一切说辞和雄辩。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中,美是教育者内心真实的投射。从审美的角度审视教育,学校最终呈现的这些显性的外在物象,虽然是感性和形式的,但背后却是办学者自身文化、学识、教养层次的直觉表达,是终极的人(校长、老师、孩子)和世界(社会、自然)的一种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状态。许多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现象,是教育人内心真实的投射,也暴露出我们内心对教育的认知层次。学校最终呈现的状态其实是取决于办学者对功利性的超越和对于生命力的追求。用审美角度出发去审视教育,是摒弃一切靠“炒作”或“操作”获取外在光环,彰显学校真、善、美的“试金石”,可以治教育的“浮夸风”。作为教育人,我们经常得做这样的追问:在儿童生活的校园里,我们每天让孩子看到的都是什么?是蓬勃美好、生生不息的生命时刻,还是贴满墙壁的理念、标语、宣传牌?每一堵墙壁都说话,说的话能引起孩子心灵世界的共鸣吗?每一个空间都育人,那空间表达能否让儿童的生命得到高级滋养?一所学校的空间,充斥着刻板、机械,缺乏高互动性和开放性。教育就是封闭的、没有平等交流的平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就是一句空话。一所学校气息没有带给你温馨、雄浑、雅致、活泼的感受,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庇护,教育就没有吸引人的力量。一所学校的游戏设施非常有限,运动器材不能随手可及,材质机械没有从尊重孩童天性的角度思考功能,那就是没有活力的。 学生人生格局的“低矮”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生活世界的狭小。当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认识世界和社会可能性的同时,学校就拥有了自己的大格局。这个大格局,需要有深谋远虑的思考,正本清源的勇气,持续不断的改进。◆ 深谋远虑的思考 办学者多年思考,比较,分辩,沉淀的心路历程:教育为谁引路?校园服务于谁?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有思考能力的人带领的学校,方向感是确定的。学校的空间应该回到其本身的状态,把情感、关怀、成长融入到校园设计的每一个角落,让学校中的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丰富起来,让师生的校园生活发生在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变化中,重要的是能够自由呼吸、自由穿梭。◆ 正本清源的勇气 能让儿童浸润在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成人”,是学校打造校园建筑和教育空间时首要思考的原则。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舍并不是投入多少亿,有多少豪华,有多么先进的设备就是好学校。更多的是应该思考,学校建筑与人的关系,是否真正从儿童和教育者的需求出发,能否为学生成长、教育的发生提供更多可能。改造一定是因为不满意,一定是因为可以更好,说明办学者对自己、对别人是有要求的,设计上力求体现亲和、平等、人性化。◆ 持续不断的改进 变一变功能室的名字,教室的名字,让它生动一点。整体调整公共空间的风格,在色彩、质感、情境等方面多一些和谐。关照孩子的需求。桌椅等设施的高低、形状、大小、色彩等尽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加一些有自然质感的休闲设施,让来自大自然的素材带给孩子更多安全、可靠、亲切的陪伴。调整一下教室的格局。恰当地增加储物柜和架子,撤销讲桌,让教室更温馨、平等、民主。楼道里,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呈现孩子的原创作品,让童趣和孩子的成就感替代标语规章制度,在经意和不经意间长出孩子的自觉和自律。通透而纯粹,实现不言而育的文化魅力。